
当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迈入深水区,赫尔辛基未来工程学院与芬兰城市应用科学大学的每一次携手,都在为联合培养学子铺就更宽广的成长路。2025年11月18日,两校通过线上形式召开2025-2026学年首次教学管理联席会议,JarmoPalm、TarjaHirvonen、孙琳珺、林薇薇、季梦琦等专业负责人齐聚,围绕学生服务、学分互认、外教教学、大纲优化四大核心方向敲定细节,一系列务实举措即将落地,快来看看哪些与你相关!
01学生服务提速:注册与资源access双保障
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好消息已送达——你们的盖章注册文件已顺利同步至芬方,后续流程将无缝衔接;建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注册材料也在加速推进,专人跟进确保不耽误进度。
更关键的是,Jarmo老师正专项对接中芬学子的学生ID与edu邮箱开通事宜,等系统激活后,大家就能及时登录Metropolia图书馆数据库,顺利获取学术文献、教学课件等核心资源,不管是日常上课还是课后科研,都能轻松“解锁”优质素材。
02学分互认有新规:效率+透明,成绩对接更顺畅
以后学分认定不用再“等审批”!两校敲定的全新互认机制,从本学年第一学期就正式启用:芬兰老师可直接登录中侨教务系统录入成绩,省去中间转交环节;而中侨课程成绩,会由Tarja Hirvonen老师在每学期末(1月、6月最后一周)通过Excel表单统一上传至芬兰系统,时间节点清晰、责任到人。
后续两校还会持续跟踪机制运行情况,确保每一分成绩都能准确对接,让大家的学习成果得到高效认可。
03外教要来啦!专业专属“理论+实践”课上线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芬方将有资深外教来中侨,开展集中线下沉浸式联合教学!这次课程不走“纯理论”路线,而是采用“理论+实践”深度融合模式——芬兰外教负责讲透前沿理论、设计课程框架,中侨则全力搭建实践场景,而且实践教学占比不低于60%。
想象一下,既能听芬兰专家解析行业趋势,又能亲手参与实操项目,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技能,这样的学习机会可别错过!
04教学大纲迭代:2026-2027学年课程,更贴合人才需求
为了让联合培养课程跟上行业发展节奏,中侨已明确教学大纲推进时间表:2025年12月底前,会向芬方提交2026-2027学年大纲初稿;2026年1月26日前,正式版本将定稿。
之后,食品营养与健康(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将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基于正式大纲制定专属人才培养方案——这意味着未来的课程会更贴近国内就业市场需求,既保留国际化视野,又能夯实本土就业竞争力。
从资源保障到课程升级,从学分互认到外教亲临,两校的每一步规划都围绕“让学子受益”展开。后续两校还会持续深化合作,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和成长机会,一起期待更精彩的国际化学习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