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携手,智造未来 | 中侨赫尔辛基未来工程学院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发布人:中芬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33


金秋十月,桂香馥郁。在这满载希望与喜悦的时节,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迎来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中侨赫尔辛基未来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于 2025 10 13 日隆重举行。这场汇聚中芬两国教育力量的盛典,不仅是中芬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以 “智造未来” 为目标的铿锵宣言,为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拉开了崭新序幕。

让我们回顾一下现场:


国风开篇:

红幕映盛会,雅韵传文化


典礼现场,签到处的红色背景板格外醒目,热烈的色彩如同中芬教育合作的蓬勃活力,预示着全新篇章的开启。来自中国、芬兰两国的校领导、嘉宾与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瞬间。






为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典礼以一场充满东方韵味的表演拉开帷幕。乐器演奏《寄明月》悠扬婉转,丝竹之音传递着中式浪漫;舞蹈《骁》轻盈灵动,舞姿间尽显东方美学。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为这场国际范儿十足的开学典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领导致辞:

擘画育人蓝图,共话合作未来

开学典礼上,双方校领导的致辞为学院发展指明方向。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领导赵斌率先发言,从学校办学理念与本土产业优势出发,明确阐述了学院培养 “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的坚定决心,强调将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助力学子成长为适配未来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芬兰城市应用科学大学领导Riitta KONKOLA则聚焦芬兰教育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的特色,生动展望了中芬联合培养模式的广阔前景。她表示,两国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将为学生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平台,为全球工程领域注入新活力。

揭牌启航:

红布落定瞬间,合作实体落地

随着典礼进程推进,最受瞩目的揭牌仪式正式登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与芬兰城市应用科学大学的校领导共同上前,缓缓揭下覆盖在 “中侨赫尔辛基未来工程学院” 牌匾上的红布。红布落下的那一刻,现场掌声雷动 —— 这不仅是一块牌匾的亮相,更是中芬合作办学实体平台正式启航的标志,象征着两国教育合作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

多方赋能:

跨界智慧汇聚,共助学院发展

本次开学典礼得到了多方力量的支持与助力,多位嘉宾的致辞为学院发展注入多元动能。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从民办教育生态建设角度,肯定了学院在探索国际化办学路径中的积极意义,期待学院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提供 “中侨样本”。

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Olli Suominen聚焦中芬国际教育合作大背景,强调学院的成立是两国教育交流的重要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中芬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上海友好城市埃斯波市副市长 Merja Narvo-Akkola则从城市合作维度出发,祝愿学院成为连接中芬城市、产业与教育的桥梁,助力两地青年成长成才。

师生心声:

热忱与憧憬交织,传递教育温度

典礼现场,师生代表的发言满含真挚情感,让这场盛会更添温度。教师代表纪婧以流利的英文分享了自己投身中芬工程教育的热忱与责任,她表示将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 “理论 + 实践” 的学习桥梁,助力学子突破自我、接轨世界。


学生代表齐瑞萱作为新生代表,同样用流利的英语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她分享道,选择中侨赫尔辛基未来工程学院,正是被跨文化学习氛围与前沿工程技术课程所吸引,未来将以开放的心态汲取知识,努力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工程人才。


仪式感拉满:

校徽锚定身份,奖学金激励成长

在全场的期待中,校徽佩戴仪式温馨举行。两校领导、嘉宾亲手为学生代表佩戴校徽—— 小小的校徽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 “智造未来” 使命的传承,将中芬合作的初心与学子的成长紧密相连。同时,芬兰城市应用科学大学的领导还为全体新生带来了充满芬兰特色的新生大礼包,这份来自 “第二母校” 的关怀,让新生们感受到跨越国界的温暖。

随后的奖学金颁奖环节同样振奋人心。两校领导为彭昊程、王曦元、齐瑞萱、朱志宏四位优秀新生颁发奖学金。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学子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激励着全体新生在工程领域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书写成长答卷。




合影定格:

初心永铭记,未来共奔赴

典礼接近尾声,全体嘉宾、师生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将这一重要时刻永久定格,画面里的笑容与掌声,不仅是对开学典礼圆满举行的庆贺,更烙印在中芬教育合作的进程中,成为未来前行的动力。



中芬携手,智造未来” 从来不是一句停留在纸面上的口号,而是中侨赫尔辛基未来工程学院扎根教育实践、深耕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更生动印证了学院坚守的四大核心理念——以跨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打破国界壁垒,让中芬教育智慧与前沿技术碰撞出创新火花;以产业导向与协同育人锚定人才培养方向,紧扣产业需求构建 “校--校” 联动培养体系;以面向未来与数智赋能抢占教育先机,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学子成长注入时代动能;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筑牢育人根基,将绿色理念与责任意识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